寇有观
2015年李总理访欧时强调,站在新起点上,双方要乘势而上,采取更多实际行动:一是深化智慧城市合作;二是加强节能环保合作。法国总理表示加快三方合作、生态城市等新领域合作,把法中务实合作推向更高水平。7月10--11日2015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,参展并交流的日本代表团来自日本海外生态城项目协议会,说明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关系密切。
为此,我们倡导“智慧生态城市”,初步提出智慧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、总体规划、顶层设计和推进策略,联合举办2013、2014年《智慧生态城市论坛》、《智慧生态城市研讨会》。参与智慧城市、生态城市试点,“智慧生态城市”工作获得可惜进展。
智慧生态城市不是简单地智慧城市加生态城市,而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,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城镇化、信息化、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;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,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,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,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。
传统城市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,是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经济,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、产品加工、消耗废弃的利用模式与生产方式获得发展。而可持续发展,必须以人为本,生态为基,生态形象与生态功能相统一、相协调,智慧发展,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,有自己的特性、风格和传统。
因势而谋,应势而动,顺势而为,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,坚持走以人为本、生态为基、五化协同、优化布局、生态文明、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,遵循发展规律,积极稳妥推进,着力提升质量。
智慧生态城市(乡)以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生态观为主干,探索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;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,节能降耗减排,增效防险应急,加快构建低能耗、低物耗、低排放、低污染、低风险的智慧生态发展模式。
优化能源供应与利用,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化;遵造循环经济理念,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、资源利用持续化;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,践行低冲击开发,实现生态功能最优化;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,实现空间紧凑化;构建高效公共交通体系,实现智能交通人性化;大力推广节能建设,实现建筑低碳减碳化。
优化调整基本生态控制线,清退基本生态控制线内违法建设,优化旅游开发。以公园绿地、水库、农林等为生态斑块,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,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河湖水系网络。沿城市主干道、水系河道、生态廊道及山谷预留城市通风廊道,通过建筑、绿化、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,营造良好的气候环境,降低城市热岛效应;建设宜居城市。
寇有观 国土资源部 信息中心(退)研究员 kouyg@sina.com